银行理财不再“保本” 券商理财后来居上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到期赎回的公告。根据公告,这些理财产品主要类型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基金专户和券商理财产品等。其中,大部分券商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平,甚至略胜一筹。
券商理财收益率略高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依旧为众多上市公司首选,但受资管新规影响,其保本优势不再,有部分公司将目光转向预期年化收益率相似甚至略高的券商理财产品,比如收益凭证等。
12月11日,千禾味业发布关于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到期收回的公告。根据公告,该公司及子公司年内共购买45只理财产品。其中,有35只为银行理财产品,有10只为券商理财产品。
从收益表现来看,该公司购买的10只券商理财产品到期以及预期收益率均在4.5%以上,目前已到期的华泰证券旗下某只集合资管计划收益率最高,为5.5%。而该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已到期的产品收益率最高为5.2%,最低为3.35%,与券商理财产品最高收益相差2.15个百分点。此外,还有11只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及预期收益率在4.5%以下。
同日,杰克股份也公布了年内购买理财产品的情况。该公司共购买87只理财产品,其中有2只为券商理财产品,有1只为基金专户,其余均为银行理财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杰克股份购买的浙商证券理财产品已于12月7日到期,年化收益率为5.52%;另外一只于12月24日到期的中信建投证券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5.3%。上述两只券商理财产品到期及预期收益率仅次于一只基金专户产品,高于所有银行理财产品。
梳理各家银行及券商理财网上渠道发现,大部分商业银行旗下短期(7天至3个月左右)理财产品年化参考收益率在3.5%-4.5%区间波动,有部分参考收益率达到4.8%左右;长期(半年以上)理财产品年化参考收益率在4%-4.8%区间波动。而龙头券商方面,有部分起购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固收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5.5%。还有部分理财产品随着投资门槛提升,收益率也相应提高。
某券商证券分析师张睿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本质上是高息揽储,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券商的集合理财,能够根据市场的波动作出变更,收益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大,但是有封闭期,流动性也相对较差。
收益凭证更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上市公司更加青睐券商理财产品中的收益凭证。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有超七成的上市公司选择购买券商收益凭证的理财产品,购买类型有自筹和自有资金两种,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7%左右。
据了解,收益凭证是指证券公司以私募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通俗来讲,收益凭证类似于短期债券,由券商向投资机构借钱,到期连本带息一次性偿还。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券商收益凭证产品不属于资管产品,所以其收益率不受新规影响。
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中,理财资金一般属于表外负债,预期收益具有一定的不明确性。至于券商收益凭证,则具有一定的投资安全性,券商发行的固定收益型收益凭证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
资管规模或将缩减
今年以来,A股市场走势震荡,资管产品发行普遍遇冷。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市场新发的券商理财产品共有5862只,距离去年全年发行的8702只还有一定差距。
“因为真的缺乏能拿出手的产品。”某上市券商资管相关人士感慨道,目前而言,大部分券商旗下资管产品属性比较单一。同时,募资能力非常有限。
根据上月底颁布的《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操作指引》,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进入实操阶段。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大部分没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或将面临继续“吃存量”的窘境。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仅有13家券商或券商子公司拥有公募牌照。
对于券商资管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认为,其优势较为明显。
张睿认为,银行理财配置的种类大多为固收类产品,而券商理财会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面临系统性风险,收益率相对较高。
郭施亮认为,随着新规落地,未来券商资管规模有望持续降低,同时提升其主动管理能力。未来券商大集合等资管产品会更加注重规范化,同时其通道业务或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更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情况下,本网站所刊载内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中讯证研不对因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