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基民大数据揭秘!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些投资误区需警惕

发表时间 :2020-01-06 来源:中讯证研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18年度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该调查问卷于2019年二季度由中基协联合各基金管理公司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会员向基金个人投资者发放,有效样本数量为36326份。该调查充分展示了基金个人投资者的用户画像、资产配置、基金投资等方面的信息。


  基金个人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看重哪些方面?平常如何作出投资决策?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长有多长?对投顾服务怎么看?


  我们挑选了其中部分重要内容与大家分享。


  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参与基金投资的个人投资者主要是哪一类群体?投资习惯和风险偏好又是怎样的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2017年相似,2018年基金个人投资者仍然以45岁以下(78.4%)、本科以上学历(59.4%),税后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85.2%)为主,性别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金融教育状况方面,39.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表示在学校中接受过与金融相关的教育,31.9%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表示通过自学金融教材和书籍的方式获得金融知识,这两个比例在2017年仅为35.8%和25.2%。


  在金融投资经验方面,超过六成投资者有3年以上投资经验。其中,投资时间在3~5年和5年以上的投资者占比分别达到26.9%和35.1%。同时,在投资体量上,金融资产规模位于10万~50万元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居多,而有80.0%的投资者金融资产规模低于50万元。调查显示,超六成投资者投资金额占家庭年收入低于30%。


  整体来看,在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股票、专户或集合理财产品、保险产品、信托产品等具体的金融产品选择上,57.0%的投资者投资了2~3(含)类金融产品,32.6%的投资者投资了3(不含)类以上金融产品。而在诸多金融产品中,关注程度最高的产品为银行存款,31.2%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将最大比例的金融资产投资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次之,22.3%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最大的投资比例是银行理财产品;然后是货币市场基金,19.7%的基金投资者主要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相比于2017年,这三类产品的整体受关注度有所下降,而非货币公募基金、股票等风险较高产品关注程度提高。


  选择产品时最关注两点


  参与基金投资这么多年,相信不少人也和我们一样好奇:投资者买基金时最看重哪些因素?又是如何下决定要买这只基金的?


  据了解,在选择投资产品时,收益率、风险偏好仍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点。


  从调查来看,2018年投资者看重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的占比均有所提升,而对买卖便利度的看重却大幅下降。另外,在费率方面,93.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表示,在资产配置时会关注与投资相关的费用。其中,59.3%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认为目前基金费率偏高,57.2%的投资者偏好浮动费率。


  具体来看,34.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会在大盘下跌时购买基金,同时基金业绩、公司名气和公司规模是前三大受关注的部分。


  数据显示,在购买基金时,最受看重的仍然是基金业绩,但相比2017年的77.1%,2018年购买基金时最关注基金业绩的投资者占比已下降17.5%至59.6%。其次,基金公司的知名度、公司规模、基金公司是否有外资股东的背景也是关注度靠前的因素,且较2017年均有上升。与此同时,基金管理公司声誉也很重要,64.8%的投资者表示会回避近期有负面新闻的基金公司。


  那么,基金个人投资者又是如何作出投资决策的呢?


  数据显示,大部分投资者(61.0%)选择自己分析决定,根据网上和媒体的投资专家推介的占17.2%、朋友推介或跟着朋友投资的则占13.5%。此外,接受专业投资顾问辅导的比例相比2017年有所提升,由5.1%提升至6.3%。


  我们还注意到,此次调研还针对“基金个人投资是否需要投资顾问提供必要的资产配置服务”进行提问,数据显示,21.7%的个人投资者表示需要投资顾问,而58.8%的个人投资者表示投资顾问只需提供投资建议即可。


  七成投资者未能有效止损


  理财投资要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这一点越来越为投资者所重视,93.8%的投资者表示在投资时会考虑到这一点。从投资目的和风险偏好来看,基金投资者投资风格相对稳健,在追求比银行存款更高收益的同时,重视通过基金进行教育储蓄和养老储备。从具体的预期收益率看,受访时将预期年收益率定于5%~10%和10%~30%的投资者分别占41.9%。


  市场有波动,有上涨自然也有下跌。报告显示,2018年,78.7%的投资者出现焦虑的最低亏损比率低于50%,比2017年的81.1%略有下降。其中,36.5%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在亏损比例达到10%~30%时会有明显的焦虑,而32.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在亏损比例达到30%~50%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


  如果遭遇亏损是否能及时有效止损呢?数据显示,70.3%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未能有效止损。其中,40.5%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未设立止损,29.8%的基金个人投资者虽然设立止损,但未严格执行。仅有29.7%的基金个人投资者既设立了止损标准,又能严格按照止损标准执行。相比2017年,未能及时有效止损的投资者占比有所增加。报告还显示,相比之下,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投资者更加注重止损的设立和执行。


  实际上,未能有效止损固然与是否设置止损线以及是否严格执行有关,但可能也和购买基金后的态度有关。报告显示,购买基金后,偶尔查询账户盈亏或者一般不查看账户盈亏的投资者占比高达84.2%,相较2017年的的82.3%和2016年的76.4%,投资者购买基金后的查看频率明显下降。


  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北京某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购买基金后不能不管不问,即便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其实也是买的建议比较好做,卖的建议比较难做,结合宏观和一些策略,投资者能选到一些不错的基金标的。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精力去打理,往往会错失卖出机会。这种情况下,FOF之类的产品会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长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数据显示,16%的投资者平均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少于半年,持有时长在半年到1年间的投资者占比为31.9%,1~3年的投资者占比最高为32.5%,3年以上的投资者占比在19.6%。虽然较2017年整体持有期限已有上升,但平均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在1年以下的投资者占比仍占近半数。






  在任何情况下,本网站所刊载内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中讯证研不对因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做出决策。

微信图片_2018101614572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