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来了!国家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区块链、卫星互联网被纳入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介绍当前经济形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一季度经济形势、应对疫情冲击、脱贫攻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CPI涨幅等近期热点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来看会议要点:
1、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6.8%,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5%。4月1日-15日,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2%,实现了正增长。
2、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复工。从电网企业监测的用电情况看,有色金属、医药、电子、化工、钢铁、机械等工业行业用电量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去年水平。
3、强大国内市场正在有力发挥托底支撑作用。在疫情应对中,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行业快速发展,线上课堂、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成长迅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13.2%。
4、发改委将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就业民生等方面,抓紧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5、今年以来,发改委分批下达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滞留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
6、发改委初步研究明确新基建范围,卫星互联网、区块链被纳入。
7、外资基本盘总体稳定,今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
8、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收窄了0.9个百分点,环比下跌1.2%,是近十多年来环比最大降幅。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明确新基建范围,卫星互联网、区块链被纳入
对于近期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发改委经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伍浩介绍,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具体而言,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伍浩表示发改委将跟踪研究。
伍浩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抓好项目建设,做好统筹协调。其中,将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改委明确新基建范围同时,阿里云宣布在未来三年在投资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一季度经济下行并非正常反映,强大国内市场支撑经济有序恢复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8%,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明显下滑,引发社会热议。
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首先,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并非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发严重事件带来的结果。其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难免要付出一定经济代价。“相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短期承压这个代价是必须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严鹏程说。
严鹏程指出,当前经济运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复。从3月份以来的情况看,各项经济指标正在逐步好转。生产方面,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明显恢复,3月份工业降幅比前2个月大幅收窄12.4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3.9个百分点,4月上旬用电量已同比增长1.5%。需求方面,内需正在不断恢复,一季度投资、消费降幅分别比前2个月收窄8.4个、1.5个百分点。预期方面,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回升16.3个、22.7个百分点,双双重回荣枯线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复苏趋势令人鼓舞。
严鹏程强调,强大国内市场正在有力发挥托底支撑作用。在疫情应对中,不少企业顺应防控需要,迅速开展技改扩能和转产扩产,一些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工农业产品生产和销售保持了正增长,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行业快速发展,线上课堂、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成长迅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13.2%。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在就区域总部落户中国等加快洽谈进程。这些逆势成长的新增长点增长极,都展示出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4月发电量实现同比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多数已复工
在发用电情况方面,袁达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6.8%,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5%。分地区看,全国7个省份用电正增长,其中云南、新疆2个省份增速超过5%。据电网公司调度数据,4月1日-15日,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2%,实现了正增长。
投资项目审批方面,3月份,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773亿元,其中审批6个,核准2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等行业。
在复工复产方面,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复工。从电网企业监测的用电情况看,有色金属、医药、电子、化工、钢铁、机械等工业行业用电量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去年水平。
从物流情况看,铁路装车数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快递业务量已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从重大项目情况看,各地坚持分类指导、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有力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开复工提速扩面。
将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就业民生等方面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政策举措
为应对疫情冲击,前一阶段在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地。
严鹏程介绍,发改委注意到,受国际疫情“二次冲击”等影响,各类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就业民生等方面,抓紧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着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切实稳定经济运行。
具体而言,严鹏程表示,发改委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复产达产。抓紧落实调整完善后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加快清理取消不合时宜的临时管制措施和各项不合理规定。
二是抓宏观政策对冲。主要是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对保基层运转的支持力度,加大补短板重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抗疫稳定的支持;通过降准、降息、再贷款等多种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三是抓扩大内需。在促进消费方面,积极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同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和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新需求,大力培育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数字消费、智能消费、康养消费等新兴消费增长点,推动线上消费乘势成长,促进线下消费加快回补。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重点聚焦短板领域特别是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加快公共卫生防控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四是抓企业帮扶。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援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率、信用贷款占比,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帮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稳住经营。全力促进外贸外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国际物流畅通,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大力支持和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帮助渡过难关。同时,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积极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
五是抓就业民生,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实施好援企稳岗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促进新业态发展和灵活就业;拓宽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
预计吸纳约30万贫困劳动力参与以工代赈工程建设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有关部门如何对冲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备受关注。
袁达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发改委积极推动搬迁安置区统筹防控和复工,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带动作用,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其中,在以工代赈方面,今年以来,发改委分批下达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重点投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湖北等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广泛组织贫困群众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参与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带动其就近就业,并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滞留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
袁达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督促指导和工作调度,及时帮助地方协调解决项目复工复产、滞留劳动力就业、农畜产品卖难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外资基本盘总体稳定, 今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
近期,“美日企业撤离中国”的消息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对于外资企业撤离,袁达表示,随着中国迅速控制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外资基本盘总体上是稳定的,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走向正常,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外国投资者信心逐步增强,一批外资新项目即将落地,这充分说明中国投资环境的稳定性和坚韧性。调查显示,3月份以来,在华美资、日资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好转,投资意愿比2月份明显增强,考虑调整产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很少。
袁达介绍,在吸引外资方面,发改委将出台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17年至2019年,我国连续三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93条减至40条。这次修订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开放水平,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同时,袁达透露,发改委还将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本次修订鼓励条目将只增不减,重点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
此外,袁达介绍,发改委还将进一步推动外资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援企政策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继续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在实施好前三批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将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
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对于近期CPI同比涨幅重回“4时代”引起的物价担忧,严鹏程表示,疫情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我国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然坚实。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收窄了0.9个百分点,环比下跌1.2%,是近10多年来环比最大降幅,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疫情对我国主要农副产品和其他消费品产销的影响正在较快缓解。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进一步恢复,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严鹏程介绍,今年以来,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基本稳定。包括强化猪肉保供稳价,强化粮油市场供应,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下一步,严鹏程透露,发改委将继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重点做到强监测、促生产、畅流通、增供应、兜底线。
在任何情况下,本网站所刊载内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中讯证研不对因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