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关部门正积极组织片源 制作影片硬盘及密钥并适时安排上映档期
据获悉,根据国家电影局通知,全国电影院的开业必须执行统一的时间安排。关于国内电影院恢复开放的进展,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组织片源,制作影片硬盘及密钥,并适时安排上映档期。其中,部分省份将制定影院开业工作导则、经营指导意见等,同时强化政策引导和对电影院的资金扶持。5月8日,国务院曾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
相关报道:
电影行业的破局与突围:没有内容都是空谈
电影撤档、影院关门、拍摄停滞,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下,也为院线电影按下了暂停键。
“我记得疫情前最后一次去电影院是去年的12月31日,到目前已经有半年没有去过电影院了。”王女士坦言,“希望疫情过后能够有更多更有质量的影片上映,当然我目前比较期待的电影就是《唐人街探案3》了。”
毋庸置疑,疫情之下的中国电影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冲击,然而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行业需求只会推迟,不会消失。猫眼娱乐表示,“猫眼的一项观众观影意愿调研显示,3月份时,超过7成观众期待疫情后可以重返电影院,这一数据在5月份的调研中进一步上升至9成。此外,受疫情影响而撤档的影片会择期上映,也将加速电影行业的恢复,我们对电影市场的恢复充满信心。”
线下影院不会被取代
3天总播放量超6亿,总观看人次1.8亿,这是春节档影片《囧妈》首次在线上播放的成绩单。面对春节期间7部影片接连的撤档,《囧妈》则选择了通过网络首映。线下观影是否会逐步取代院线电影?知名文化科技投资人曹海涛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电影院是无可取代的。无论线上发展如何,院线观影是不会输于线上观影的,至少会形成50%和50%的对等关系。”他表示,“院线观影会给人带来互动式的体验,这就是为什么在电影院观影会有沉浸式的感觉,能给人带来精神的享受。”
实际上,电影发行早就呈现出了“流媒体”与“院线”分庭抗礼的格局。对于观众来说,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良好的精神体验也是他们选择去影院观影的关键因素之一。猫眼研究院的调研结果显示,人们渴望在IMAX、杜比影院等特效厅中看一次新片,再次拥抱电影营造出的声色世界。“一些科幻类的3D大片我会首选去电影院观看,在影院营造的特效中,我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王女士说道。
随着复产复工按下了快捷键,影院在相关指导意见的利好政策之下也逐步“有序开放”,电影行业的黎明或将到来。“我们注意到文娱产业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动摇。”猫眼娱乐指出,“由于文娱产业供需两侧可以在中国境内形成闭环,因此,在海外疫情陆续爆发的情况下,文娱产业有望比其他高度依赖全球化的行业更早地迎来复苏。”
“不过,我们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只是让电影行业雪上加霜的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曹海涛解释称,政策层面对行业的影响将会是长期的。“曲解脱虚向实造成影视行业严重缺血。”
触底回暖要靠深挖内容
推动电影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内容为王”,这是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在主持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时所强调的。“吸引人们重回电影院的核心是什么?一定就是内容。”曹海涛说,“现在电影行业亟需几个高质量的影片来吸引观众去影院体验,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内容荒’。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疫情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影片暂停拍摄;其二,是影视行业的断层明显,大量优质的剧本和影片没有机会制作出来。”他建议称,“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把好的内容做出来,可以让大家有去影院观影和消费的冲动,没有内容都是空谈。”
“评分和口碑是决定我是否去影院观看电影的关键因素。”王女士坦言,“内容不佳,评分过低的电影不值得我为此买单。”曹海涛也强调称,“现在电影行业的乱象比较多,致使很多从业人员往直播和综艺方向发展,没有人去往艺术性方向发展,这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
新时代证券在其研报中指出,当下,内容制作已经有序复工,线下观影或已不远。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迎接影院复工,猫眼娱乐升级了影院的服务解决方案、支持隔排隔座、推出“安心”系列产品功能、协助影院和观众做好卫生安全预防性措施、优化卖品系统等。此外,也正致力于开发更多的解决方案,帮助影院缓解现金流压力。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已经到来。疫情为电影行业不仅按下了暂停键,还为更多的行业从业者提供了进一步冷静思考的时间,如何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如何吸引观众重回电影院,如何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当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整个行业触底回暖。
在任何情况下,本网站所刊载内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中讯证研不对因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