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注册制改革需做好发行制度和其他制度间的协同改革
“注册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度机制的磨合、市场主体间的有效制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需要逐步调试,持续优化。”10月22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合作与变革”平行论坛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如是说。
李超表示,资本市场试点注册制平稳推进,形成了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三步走”改革布局。目前,前两步改革已经落地实施,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改革效果符合预期。下一步推进注册制改革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做好全市场注册制的改革准备。二是构建有利于注册制实施的监管体系。三是系统推进基础制度改革。
关键制度创新经受检验
注册制生态系统逐步构建
试点注册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李超表示,第一步,试点注册制在科创板这一增量市场板块率先实现“破题”。从去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以来的情况看,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较好地发挥了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一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有效实施。二是关键制度创新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三是助推科技创新的作用日渐显现。
第二步,创业板作为存量市场试点注册制开局良好。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充分考虑了存量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交易习惯以及存量上市公司的监管做法,在制度设计上做了差异化安排。8月24日创业板改革落地以来,注册制理念得到较好贯彻,在审企业顺利平移,新股发行上市等稳步推进,交易机制总体平稳,投资者适当性安排平稳过渡,各方反响积极。
“近两年来,试点注册制总体顺利,成效显现。”李超表示,一是逐步凝聚了广泛的改革共识。二是注册制实践做法得到认可。三是注册制生态系统逐步构建。围绕注册制的各项配套规则不断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更加顺畅,各类主体归位尽责明显增强,法治保障更加坚实,市场价值投资理念日益增强。
辩证看待注册制下新股供给
和上市公司提质之间关系
“注册制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大的改革探索,从理念提出到落地生根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李超谈及对注册制改革的四点认识:
一是要做好发行制度和其他基础制度之间的协同改革。注册制改革不是简单的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而是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同时也需同步对其他基础制度进行改革。历史上,A股发行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在优化发行定价、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次注册制改革是对股票发行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涉及一系列基础制度的优化,同步推进承销、交易、退市、投资者保护等各环节关键制度创新,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协同性超过以往。改革效果不能只看发行上市环节,也要看其他基础制度的实施成效。
二是要辩证看待注册制下新股供给和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场担心新股供给增加会分流股市资金。从本次改革看,注册制下企业发行上市效率明显提高的同时,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一方面,注册制带来了更多源头活水,特别是“硬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企业有了更多的上市机会,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优质科技企业只能选择境外上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把好上市公司入口的同时,畅通了退出渠道,实现优胜劣汰。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落地以来,出现了破发增多、定价中枢回归等积极变化,也反映了市场对这种良性循环的预期。
三是要把握好融资端改革和投资端优化之间的平衡。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是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在试点注册制过程中,证监会同时加强投资端制度建设,积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2019年以来,权益类公募基金募集规模超过2万亿元,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沪深股通净买入4500多亿元,外资参与A股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在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银行理财、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也取得积极进展。
四是要促进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对等。注册制的基本内涵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清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在注册制下,企业发行上市的便利性有了明显提高,中介机构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但也要求各市场参与方诚信自律,归位尽责。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合规经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回报投资者、履行公众公司义务的意识。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坚持职业操守,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交易所要守住板块定位,把好审核质量关,不断优化企业服务。只有每个环节都压实责任、履职尽责,注册制才能形神兼备。
李超表示,经过科创板、创业板两个板块的试点,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保持定力,循序渐进,扎实稳妥办好注册制改革。
在任何情况下,本网站所刊载内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中讯证研不对因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