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加杠杆迅猛:年内已有30家触及信披红线 新增借款超6800亿元
券商“加杠杆”已成趋势,多家上市券商因新增借款达到信披红线而发布公告。
12月8日,国金证券、天风证券、东海证券均披露了年内新增借款规模,今年前11个月,天风、东海、国金三家券商的累计新增借款分别达到上年末净资产的57.81%、47.20%和42.02%。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下半年,就有至少30家券商公告称,年内累计新增借款规模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20%,其中不乏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这样的大型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共有11家券商的年内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超过50%,中金公司、财信证券2家券商的这一比例更是超过150%。
30家券商借款触及信披红线
“今年来,券商很明显的动作就是到处借钱,通过各种途径,主要包括短期融资券、公司债、次级债、收益凭证等。”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证监会发布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指出,债券发行人应当及时披露能影响其偿债能力或债券价格的重大事项,具体包括发行人当年累计新增借款或对外提供担保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20%等事项。
从新增借款规模来看,共有19家券商年内新增借款超过百亿元。当中超过500亿元规模的有中金公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的借贷情况较为激进,年内新增借款833.17亿元,相当于上年末净资本的171.67%,两项数据均为业内最高。
另一家较为激进的券商为财信证券,年内新增借款金额为117.28亿元,远小于几家头部券商,但因为净资产规模有限的原因,占上年末净资产的比例却高达155.10%。
几家头部券商借钱力度也不弱。就借款规模来看,海通证券前10月新增借款586.19亿元,仅次于中金公司,占上年末净资产的比例为41.54%,总借款余额为4011.94亿元。
“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前8个月新增借款566.65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的比例为34.25%,总借款余额为4181.86亿元。
据公告数据,这30家券商年内新增借款合计已经达到6810.72亿元。目前来看,无论是行业龙头,还是中小券商,在业务扩张的新周期下,通过借钱加杠杆来谋求进一步发展已成共识。
券商“借钱”偏好直接融资
根据公告披露,券商新增借款主要来源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以及其他借款三种。记者发现,目前券商新增借款以发行债券、或收益凭证等其他借款渠道为主,较少使用银行贷款的渠道。
比如借款规模最高的中金公司,截至10月底,银行贷款累计净减少5.82亿元,发行的债券余额累计净增加484.7亿元,其他借款累计净增加354.91亿元。
具体而言,中金公司的其他借款主要是由收益凭证、同业拆入资金、融资票据、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构成。
与银行贷款相比,更多券商偏好发债等直接融资方式。
12月8日披露公告的国金证券,借款则主要由债券构成。其中银行贷款较2019年末仅增加0.08亿元,债券余额增加 72.71亿元, 其他借款增加14.56 亿元,主要系信用拆借、 证金公司转融通融入资金增加所致。
中信证券的新增借款主要来自于应付债券。截至8月底,银行贷款增加95.91亿元,应付债券及应付短期融资款余额增加325.36亿元,占新增借款总额的57.42%,其他借款增加145.38亿元,主要为回购规模增加。
招商证券虽然不少借款是银行贷款,但主要系境外子公司开展新股申购融资业务所导致。截至10月底,公司银行贷款增加 335.55亿元,占新增借款总额的65.04%,另外,招商证券发行各类债券190.5亿元。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资本市场研究专家况玉清指出,对于资信条件一流的券商而言,直接融资的成本低于银行借款成本,多数券商发债融资成本可能在3%-4%,但从银行贷款的利率可能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附近。
加杠杆拼“重资本业务”
除满足日常经营的流动性需要外,迅速补充大量资金有利于证券公司拓展业务,特别是“重资本业务”,有望因此得到充分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分析,“券商加杠杆和去杠杆同步于股市周期,股市今年的行情不错,尤其是注册制之后科创板和创业板表现火爆,所以融资杠杆需求抬头,当然融资需求在资本市场上行的时候有所放量也是合理现象。”
资深证券分析师郭施亮表示,“券商借款大幅增加,一方面主要得益于牛市大环境,融资融券、股权质押、自营等重资本业务成为券商加大借款的驱动因素。”他认为,在经历15年的股权质押平仓风波后,券商应该对过高的杠杆率有防范之心,及时公告新增借款的具体情况,也是防风险守底线的体现。
今年三季度报告显示,中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88.28%,比2019年底提升了2.35个百分点,在A股46家上市券商中位居首位,比第二位的中信建投高出近6个百分点。
资本负债率的提高,从侧面显示出中金公司充分利用风控指标以内的加杠杆策略,以提高资本运用率。在高杠杆下,中金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也位居前列,达到9.32%,位居全行业第四位。
纵观几家头部券商,加杠杆的趋势也较为明显。三季报显示,中信建投、中信证券、申万宏源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2.45%、82.39%以及81.19%,比去年底提升了3.29、2.37、3.03个百分点。
在去通道的大背景下,券商过去主要依靠通道业务赚取佣金的模式已不可取,面临向资本型中介转型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券商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信用业务、自营业务等占用资本金的“重资本业务”规模扩张带动,因此加杠杆显得势在必行。
目前监管对券商杠杆率的要求总体算是比较宽松的,主要通过《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对资产/资本与负债的比例进行限制。
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的新版《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规定连续3年AA评级券商,风险资本计提享受0.5折,并放宽投资成份股、权益类指数基金、政策性金融债等产品的风控计算标准,利好券商提升杠杆率。
从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资产负债率排名前10位的上市券商当中,有7家的营业收入同时也位居行业前10位,随着重资本业务空间进一步打开,头部券商利用加杠杆撬动业绩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经营风险仍不可小觑
2019年下半年,多家券商因股票质押业务违规受到监管处罚,今年以来,有多家券商公布了相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规模,券商因质押式证券回购交易纠纷提起诉讼的事件时有发生。
申港证券的数据显示,多家证券公司发布公告,其中15家券商前三季度资产减值准备超过2亿元,绝大部分资产减值准备是针对股权质押业务。
其中,中信证券50.27亿元、海通证券34.49亿元、华泰证券11.27亿元,三家头部券商占比六成以上,成为券商行业利润增速的最大拖累。
中信证券计提规模最大,高达 50.27 亿元,同比增加593.84%,占去年净利润的40%,引发市场关注,主要由于股票质押式回购和约定式购回项目信用风险上升。其中,计提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35.18 亿元,相对比 2019 年计提人民币7.91亿元,同比增加344.75%。
11月6日,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规模为5790亿股,较上年下降8.76%,十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股票质押融资爆仓风险出现下降。
总体而言,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规模已经出现下降,券商股权质押整体风险趋于收敛,但股市仍处于动荡状态,未来股权质押风险可能带来的问题仍不可小觑。
除新增借款外,上市券商还通过定增、配股等多种再融资方式“补血”,而就资金用途来看,往往将“扩大资本中介业务”放在首位。
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表示,高杠杆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亦加大了经营风险。对比来看,金融危机前,美国投行以高杠杆驱动高收益,通过资本中介业务提升杠杆,再利用杠杆在风险中介业务上获利。过高的杠杆、过于复杂的产品结构及风控的不足,成为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大导火索。
在当前的资本风险监管体系下,如何在平衡杠杆及收益率的同时提升ROE,是券商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
在任何情况下,本网站所刊载内容中所涉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中讯证研不对因使用本网站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网站所刊载内容做出决策。